“互联网+教育”的能与不能
眼下,“互联网+教育”的议论风生水起,“互联网+教育”的说法尚无严格的界定,与此相关联的还有网络教育、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等,“互联网+教育”似乎在强调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在教育领域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和涵盖。
必须强调,以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支撑的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必将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学习方式;但是,它能强大到可以替代人类思维吗?著名的图灵实验和中文屋实验就此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图灵做过一个实验,被测试者一个是人,一个是计算机,有人向人和计算机发问,另一个不知情的人试图从回答中区分是人还是计算机,如果计算机没有被辨认出,便通过了图灵实验,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台计算机通过实验。美国哲学家希尔勒创设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一所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也不能够用中文思考,但因为他拥有某些特定的工具,可以将屋外输入的中文问题做出中文的回答,让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以为他能流利地说中文,希尔勒认为计算机和其他人工智能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但无法真正地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不能够像人那样真正思考。这两个有意思的实验,恰恰说明了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的两个不同的特性,也给“互联网+”的兴起以重要的启迪。它能改善学习条件但不能代替学习,但如何学习仍然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它能丰富教育手段但不能取代教学,但学习仍然是学习者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活动它能扩展学习者的视角但不能决定学习者的价值判断,价值观的选择和形成仍然是社会生活使然它能激发学习者的思维但不能运用人类灵活的思维方式,复杂性思维仍然是人类独特的品质它能提供海量的信息数据但不能意味着人们是否或怎样解读,解读信息数据的内在涵义仍然要依靠人们的发现它能展现大千世界多彩形象但不能产生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情感,人们的情感仍然是社会实践的切身感受;如此等等无论人们怎样描述“互联网+教育”的画卷,这幅画卷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简单叠加,互联网给教育提供的是条件和手段,并不是教育本身,在机器与人之间,在手段与目的之间,教育始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
转载:江苏教育信息化(ID:JSE_EDU)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