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微课设计理念陈旧,重视制作技术,而对微课选题、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法学法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教学过程及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足。其后果是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时间心血制作出来的微课有微课之“形”而无微课之“神”。微课设计还简单机械地套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或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事实上,微课不同于课件和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有其独特性,要求导入快、直奔正题、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案例典型、提问巧妙、语言精练、小结干脆利落,同时要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等材料配合微课学习。
2.选题设计和知识点组织不合理
选题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选题太大,没有针对具体学科的教学要求,聚焦重点、难点、关键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考点、热点、扩展点。还体现在选取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视频并不能学到实质性的内容。知识点组织不合理主要指知识点划分得过细,既没有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又忽视引出后续知识点,显得特别孤立,成为知识孤岛。此外,注重知识点的高密度呈现而缺失其他教学环节,还容易导致学习者只停留在浏览、知晓的肤浅层面。
3.技术使用不当
首先,技术使用不当体现在将微课等同于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除了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师形象、学生形象、教室环境等信息,学习者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分散注意力。
而学习者使用微课学习不同于课堂面对面学习,更多关注的是内容。
其实,课堂实录比较适合用来听评课和教学反思,不太适合学生用来自主学习。
其次,技术使用不当体现在微课制作完全另起炉灶,忽视微课化改造(二次开发)。
所谓微课化改造是指以小而美、小精微、可视化、趣味性、情景化、个别化的微课理念和微课技术改造早期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使其符合微课学习要求。
再次,技术使用不当体现在滥用动画上。当段落文本需要逐行逐个出现、图表元素需要逐项分类显示、页面各对象需要按先后次序出现、某个要点需要突出强调时,建议选用最合适的动画效果。切忌不分对象、场合随意设置,动画应用不合时宜,反而会适得其反。
最后,技术使用不当还体现在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
4.画面质量较差
画面质量较差主要体现在:画面不简洁、精练和美观(配色不当),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如模板陈旧老套、与内容无关,画面繁杂无序、元素堆积。静态画面太多、停留太久,视频不够清晰,既没有配音讲解又没有字幕,画面与语音讲解不完全匹配,视听一致性差,相互干扰。画面中教师形象太过正式、严肃,缺乏幽默感和亲和力,讲课要么语速节奏过快(赶时间),呈现不清,讲解不明,学生跟不上节奏;要么语速节奏太慢,显得拖沓,无法打动学生。
5.课的结构组织不科学
作者:郑小军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转载:中教新媒(ID:zhj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