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信息化关键词,离你还有多远?
这是一个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百花齐放”的大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了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正在快速推进,2016年也快接近尾声,小编提炼了2016年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对照看看,自己学校离十三五的信息化要求还有多远?第一,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4M以上;东部和具备条件的城镇各类学校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我国已然进入了教育信息化全面融合的阶段,无线网络就是全面融合的基础设施。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的最基本的就是实现无线覆盖,这也为企业实现业务拓展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第二,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十三五”末,要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的水平。在教育领域,国家正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与学校需求建设资源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将是大势所趋。随着政策明晰化,竞争或将更为激烈。第三,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将逐步使依托信息技术的“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积极推动“专递课堂”建设,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点开课率,提高教学点、薄弱校教学质量。为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国家重点推进三个课堂的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都是具体的实施模式;而在政策的鼓励下,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的教育联盟或将迎来新的高潮。第四,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实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试点专项,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以先建后补方式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应用。鼓励企业积极提供云端支持、动态更新的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保障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并发挥好已有资源的作用,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手段将资源提供给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学校免费使用。大力实施面向不同行业、企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e行动计划,办好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就业技能培训等,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新型数字化的教育模式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和推广,在深化高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等方面,都意义重大。第五,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要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空间要集成网络教学、资源推送、学籍管理、学习生涯记录等功能。要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鼓励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良好习惯;鼓励家长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与学校、教师便捷沟通、互动,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有效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空间。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实践经历记录的网络学习空间呈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教学模式,以“人人通”的广泛、深度应用进一步体现“校校通”“班班通”的综合效能。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结合,为教师和家长引导、鼓励学生教育提供更大空间和更为灵活的方式方法。第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素质教育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更能走向现实,也才能让教育更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建设势在必行。第七,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国互通共享。要推动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基础上,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充分释放教育信息化的潜能,系统发挥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管理方式重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除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数据还能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支撑,教育信息化的潜能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第八,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从服务教育自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扶贫,贵在思路创新,方法创新,重在实效。教育信息化有助于突破地理阻隔与空间障碍,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作用,提供广覆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从国家政策的导向性来看,中西部经济崛起和教育公平都在同步进展中,企业的资源配置当然也会跟随政策导向有所倾斜。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转载:中教新媒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