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性化学习本身就有逻辑缺陷的时候
个性化学习并不算是一个可以购买的服务-而是一系列老师可以应用的策略,有时候还需要一些工具来完成这些策略。但是我们在最近的一个校园科技文章的评论栏上看到很多人对个性化学习的定义没有兴趣,这也令我们感到沮丧。该文章指出了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在研究“个性化学习”-包括MindWires和Edsurge-这些公司都获得了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这篇文章认为:个性化学习和自适应学习其实是一回事,没必要纠结术语。但这真的不是一个关于术语的争论。本文并不争论“课程管理系统”是否比“学习管理系统更精确”,或者“远程教育”似乎会在学习体验上给学生误导,而“在线教育”则更加中立的议题。本文甚至不是一个关于定义的争论,并不像争论:是否MOOC的课程如果不经过知识共享许可,才算是真正的“开放”?或者学生是否应该花钱才能获得学位。关于自适应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区别就好像是一个工具和一个教学技巧的区别,所以我们有必要回归原始逻辑来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如何一起起作用的。去年早期我和两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两个学习科学的研究员:Marsha Lovett 和Ken Koedinger进行了对话。Lovett是一个研究教学技巧有效性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该学校教学教育创新学院的负责人。Koedinger是一个知名的自适应学习研究专家。我们可以一起听听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看法:Lovett说:“一个教育产品离开了使用场景就无法进行评估。影响使用场景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一个产品无法单独评估是否有效,必须放在使用场景中去看。”讨论一个产品和讨论一项教学技巧之间是有区别的,因为我们关心我们的孩子到底在面对什么产品和方法的时候能够真正的学到东西。脱离学生和教师这个使用场景,去独立评估产品有效性,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有逻辑错误的。准确的说,这是一个分类错误,它将产品的整体属性和部分属性混淆了。教育产品本身并没有有效性可言,学习技巧有。当Koedinger-致力于设计和研究自适应学习软件,讨论到这些软件的益处时,他从来不说学习算法或者分析仪表盘。与此相反,他会讨论在宏观环境即教室内一些微观的产品功能。这些产品具体的功能并不重要。但是这个产品能给学生和教育者什么样的支持就很重要了,并且这种重要性也是有使用情境的。产品有效性需要在学生或教育者触发了产品某个功能的条件下才能测量。产品可能促进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某些行为,但它们本身并不能够导致学习行为本身。当我们将产品和学习干预混为一谈时,我们也就失去了辨识什么才是取得学习进步的最重要因素的能力。作者:Michael Feldstein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When Personalized Learning Is a Logical Fallacy》
原文链接:https://www.edsurge.com/news/2017-01-09-when-personalized-learning-is-a-logical-fallacy
转载:鲸媒体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