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高管的潜力?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管理的本质就是“责任”,用两个词来描述就是“责任、责任”,用三个词来描述就是“责任、责任、责任”。可见,责任之于管理是何等重要。有很多人认为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就是负责;有人则认为加班加点,勤劳肯干就是负责;有人认为愿意或主动接受任务就是负责。这些观念表面看起来是对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教科书或一般的领导者在谈到责任时,几乎都用一句话表述,即“认真负责”,久而久之,在多数人的头脑中形成了“认真=负责”观念。“认真负责”其实包括两层概念:认真,讲的是态度,是一种姿态;负责,其本意是要对结果负责,由于这句话连在一起使用,于是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认真=负责”的观念,认为只要做事认真就算负责了,而没有更进一步想清楚对什么负责。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对结果负责。做事的态度、行为和过程只是达成结果的条件,不能用态度、行为和过程来代表结果,毕竟它们是两回事,达成预期的结果才是对结果负责。1)总是强调自己工作的辛苦性,工作的难度如何如何大,做了多少多少的努力,加了多少多少的班。总想用工作量、工作时间来代替结果,证明自己是负责的,换取别人的同情与宽容。2)推脱责任。出了问题,赶紧撇清自己,申明与自己无关,证明自己的清白。3)找客观理由,把问题归因于外在事物或客观原因。如经济环境不好,政策或制度限制太多,竞争对手太强等等。我们常常听到管理者振振有词地说“要对组织负责”,这种说法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责任不落实到具体对象上,所谓的负责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不能用宽泛和虚化的概念来模糊负责的对象。作为管理者,要非常明确地知道你负责的对象只有你的上级。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在其本质上是为达成组织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责任体系,这个体系正是通过每一个结点对上级负责而建立起来的。这是组织建立的基本原则。对上级负责,就是要接受上级的工作任务安排,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对上级负责原则的最基本要求。在接受任务时,必须准确理解上级布置的任务要求,包括任务的目标、执行的原则,以及现有的条件和基础,特别要清楚界定结果的标准。同时,也要求上级布置任务时必须清晰准确,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切记不能模棱两可。对上级负责,就是要及时与上级沟通工作进展情况。让上级了解情况,征询上级的意见,必要时可以请求上级的支援。对上级负责,就是要接受上级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和考核,包括对过程的监督,接受上级的奖赏和惩罚。原则虽然很清楚,但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处理不好与他们直接上司的关系,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理解管理者必须对上级负责这一基本原则。下面两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现象。1)上司更替时。由于对上司有抵触,导致上下关系紧张。作为一个职业化的管理者来说是不正确的心态,应该纠正调整。2)上级的专业能力不够强或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基层工作的技术尖子、业务高手,他们喜欢去跟上级比技术、比技能,如果上司不如他,就瞧不起他,挑战他,给他制造麻烦和困难。作为管理者,要努力成为内行,在专业和业务方面要力争成为行家里手,在下属中树立起自己的专业或技术的权威性。中高层管理者在业务技能上没有太高的要求,但一定要熟悉、精通行业,成为行业专家。上级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下级强,这很正常,特别是在一些专业领域,但不影响他作为你的上级,也不影响他对你的领导权。作为下级,需要明白你的上级不是由你来挑选决定的,你的上级的考核和任免是由他的上级决定的,要相信组织的判断比你个人判断的正确性更高。作为下级,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上级做好工作,给上级提供信息、建议等。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反对上下之间不和、闹矛盾。如果直接上级有缺点或错误,可以通过正当的渠道、途径和方式进行沟通和反馈。越级指挥或越级汇报都是管理者最常见的违反组织原则的行为。如果常常冒出这种想法,你的管理生涯可能会很快走到尽头。对上级负责是指在岗位工作职责范围内,对工作成果负责的前提而言的,不是绝对地听命于上级。上下级要建立正常的关系,是工作关系,是共同目标的关系。绝不能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上下级如果形成人身依附关系,就会结成帮派,就会破坏组织的纯洁性和团结性,甚至有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如果上级在做有损企业组织或国家利益的事情,或者在进行某些犯罪的行为,在有确切的证据的情况下,应该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时候才是体现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精神。如果在大是大非面前,只顾及短期的小利益,甚至跟上司同流合污,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当前经济下行的环境下,管理者要达成经营管理目标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在做出了比较大的努力之后,目标仍然未能实现,这时候该怎样面对这样的局面呢?真正负责任的人,在接受任务后,会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力争超越目标,达成最佳结果。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完成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放弃、不会推脱、不会逃避。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各种资源,必要的时候甚至自己扑倒在枪口上。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责任意识,不仅仅是管理者。所谓责任意识,说简单点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搞定,不要依赖别人,可以请求支援,不要让别人来替代你做事。特别是在企业中,更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企业的管理者则需要更强的责任意识,或者说只有具有更强责任意识的人才能担任管理者。组织任用一个人,特别是任用一个管理者的时候,最重要的考虑是他/她的责任心,不能让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因为一个管理者的责任感关系到团队和公司的生死存亡、兴衰成败。作者:苏永华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人力资源杂志(ID:chinahrmo)
转载: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文章有删减
1. 优学云测评推出培训机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 优学云测评推出中小学校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3. 优学云测评推出招生平台流量提升方案
4. 优学云测评推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解决方案——人才库管理
5. 优学云测评帮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
优学云测评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优学云测评立场。对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